文|刘旭
小田和我相识在初三那年,如今一晃儿已经十年的交情了。说实在话,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相处时间并不算长,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初三那一整年。那年结束,我考到了区外的一所高中,他则在继续留在当地念书。自那往后,我和他就聚少离多了,所以每次有机会坐一块吃饭聊天,我们都倍加珍惜。常常在饭桌上被我们提起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的这段关系,我们都觉得很是神奇,短暂一年的相处,竟让我们形成了一段长久的联结。
等学生时代结束,我和小田的物理距离近了许多。他从哈尔滨来到北京,从事一份审计相关的工作。工作之余,我们时常约酒,在各自的出租屋里喝到醉是常有的事儿。俩人合计着,要是能住到一块儿就好了。
《老友记》剧照今年年初,机会来了。小田的公司即将迁址,而我也发生了工作变动。从地图上看,我们上班的两个地点相隔并不远,我主动地跟他提出一块儿整租的想法,但最开始他拒绝了,原因含含糊糊。我大概知道,他心里有些顾虑。后来一次深聊,他表露了自己的担忧,他害怕自己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到我,进而会对关系造成破坏。我一笑置之,觉得那些小细节都无足轻重,这话给了他吃了颗定心丸,租房的事儿也就提上了日程。之后的几周,我闲时几乎都在查看中介平台,然后挑选出心仪的房源分享给小田看。小田说让我定就行,把这些事儿交给我,他很放心。三月,我和他敲定了一个价格在我们承受范围内的小两居。和最好的朋友合租,这个曾经的愿望终于实现了。起初,充盈起我们共同生活的是种新鲜感。刚入住时,我的工作正实行错峰上下班制度,所以即使不起早,也有空准备一顿二人的早餐。熬粥、摊鸡蛋饼、煮云吞等等,那段时间,我几乎穷尽了自己掌握的所有早饭样式。吃完了,我就去上班。而小田,因为当时工作强度不大,还能回去睡个回笼觉。后来时间久了,小田有点儿遭不住了。一方面是觉得一直都是我主动做饭,有些过意不去;而另一方面,则是因为小田有些不适应一清早就被叫起来吃饭的生物钟。这让我意识到,我们的作息其实殊异很大,有时候叫他起床吃饭的善意可能对他是一种沉重的负累。然而,对于任何一方而言,去打破形成已久的生活规律,都是一种挑战。所以,与其这样,不如各自料理自己为好。一起吃早餐的行为也就没持续多久就告吹了。合租到一起最大的好处莫过于相互有个照应。五月份时,小田生了一场大病,由于局部发炎,那些日子他一直都在发烧,行动也有所不便。在察觉到他有些发蔫儿后,医院,挂号、找科室,最后给他安排上了住院。等他手术完,他发给我的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yzl/5.html